盱眙縣建縣已有2200多年。春秋時,盱眙名“善道”,屬吳國,曾是諸侯會盟的地方。戰國時,越滅吳,盱眙屬越國;后楚國東侵擴地至泗上,盱眙為楚邑。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度時,盱眙建縣,縣名初為“盱臺”(臺,音怡),后為“盱眙”。境內有都梁山,山上盛產都梁香草(即澤蘭)。隋大業初,煬帝在盱眙置離宮——都梁宮后,盱眙別稱“都梁”。歷史上,盱眙曾建過都,升過郡、軍,州、郡在盱眙設治。民國時,安徽省第六、四、九行政督察區設治于盱眙??谷諔馉幤陂g,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民主政府——淮南路東行政公署曾設在境內。1955年,盱眙縣由安徽省劃歸江蘇省,隸屬淮陰專區、六合專區,后隸屬淮陰地區。1983年,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,盱眙縣隸屬淮陰市。2001年1月,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后,盱眙縣隸屬淮安市。